精細濾油器是怎么處理油污染問題
引起液壓油蛻變的四種首要原因是:
1、微粒污染 2、水分污染 3、酸積累 4、氧化
這四種引起液壓油蛻變的要素會導致油質受污染和粘度不均勻,進而需求常常換油或許封油進行清潔提純。由于油質受污染,許多機械運作方面呈現的總是都無法處理。
微粒污染
微粒子進入機械體系有很多種途徑,而其間的四種首要途徑是:
1)新油含雜質或在加油時不小心把污染物帶進了機械體系。
2)外部污染物及空氣中的水分經過通氣孔罩進入體系。
3)微粒經過封口,沿著栓塞及其它的活動。
4)元件進入體系。
5)隨著內部元部件的磨損,微粒雜質成倍地成幾許級增加。
本公司filtroil過濾器既具有高吸附才能,又具有受控制的安穩流量,然后保證了過濾體系能不斷地濾除那些(1—5微米)的雜質粒子, 而這些微粒正是對液壓體系構成最喪命的損壞。極微細的塵垢往往被人所忽略,它們是肉眼看不出來,藏匿在零部件的空隙之間, 這種空隙可精密配合到20微米左右, 故稱這種雜質為空隙粒子?障读W与S機械運動而不斷集合并磨硬, 致使構成零部件沖突外表極大磨損。
水份污染
水分污染來源于冷凝效果。filtroil濾芯吸水規范為130 – 300 cc,依據濾芯的尺寸和類型而定。它可使油質的水分含量保持在少于300 ppm ( 0.03% ) 的水平。
假如油質內反常地含有很多的水分,一般都是由于液壓體系中的熱能轉換器及液壓油體系呈現了毛病又或許是因其他的嚴峻故障而起。
盡管我公司filtroil過濾器的首要用途并不是用于隔水,可是我公司也銷售專門規劃用于吸水的濾芯,只要把該濾芯裝入濾油器的規范濾殼內,遇緊急情況需求吸水時,每個最多可吸附900 cc 的水分。
規范的filtroil濾芯是用高密度的光織(C6H10O5)滾壓過濾紙制成。這種天然光織含有多種氫氧基群吸濕劑,能十分有效地去除水分。
酸積累
酸,特別是硫酸和鹽酸,首要是由液壓油里的酸化合物群慢慢折出構成,油中的添加劑能夠把過個構成進程放緩,過濾器也不斷地把水份隔除,把很多的微粒雜質濾出,削減/損壞酸構成所有必要具有的化學、物理條件,經過飛卓濾油器在線接連性地深層過濾, 可把油酸度控制在0.1—1.5。完全滿意油品的正常運用需求。
氧化
氧化物是油自身遇氧發作化合效果而生成。一旦油質被氧化,其物理化學功能隨之發作變化,油的潤滑功能會大幅減低。
這個進程在液壓機械體系以兩種方法發作:
1)當機械體系冷卻不足或體系運作不妥,液壓油處于一個高溫過熱的狀況時氧化效果就會敏捷發作。受熱變臟的油呈現出灰褐色,機械部件看上去也象上過漆一般。filtroil濾油器并不能直接地處理這些體系高溫過熱的問題,一旦油質因受高溫影響而嚴峻劣化,filtroil濾油器并不能把油質完全修正還原成開始的狀況,可是,經過濾除微粒雜質,能夠把體系的內部溫度下降4-7華氏度。
2)一般情況下,長時間發作氧化效果是由于氧氣經過種種渠道進入了機械體系,例如經過透氣孔罩、添加油及體系的水分等等,體系內的油質觸摸到了這些氧氣然后被氧化。假如沒有高溫受熱的問題,filtroil濾油器能夠讓您的油質壽命延伸7—10年之久。
經過下降機械體系內部運作溫度4-7華氏度,filtroil濾油器能夠協助處理油質長、短期的氧化問題,此外,filtroil濾油器還能夠濾除氧化物及其它的雜質,避免了進一步的氧化。
需求特別提示的是, 當油中存在很多的機械磨損下來的金屬粉未, 并伴有水份時, 在油溫的催化效果下, 油品氧化速度比正常時高出300余倍。
粘度下降
粘度是液體活動時, 液體份子在外力效果下發作相對運動, 在份子內部發生的種沖突阻力, 也即是液體活動時內沖突力的量度。它的改動除了外在剪切應力效果以及油溫等要素外, 很大程度是油質污染劣化而引致的。
filtroil濾油器從根本上處理了前面說到的三種導致油質劣化的要素, 并大大地減緩了第四個要素的構成進程。故油質粘度可長時間保持在新油的 ± 15% 規模之內。
filtroil的過濾理念
針對高壓液壓機械的特性, 咱們以為要治理油污染, 不在于過濾速度有多快, 而是過濾效果有多完全。因此filtroil在過濾技術規劃中, 采取了小流量, 高比率的先進理念。
● 小流量 : 旁路分流過濾方法, 從液壓體系油泵中抽取一部份油, 單位時間內的流量是固定不變的, 經filtroil過濾過濾后接回來油箱。每小時大約可過濾整個體系油量的15-20%。機械運作同時過濾器接連不間斷地作業, 約4周后系流油質清潔將會大大提高, 并長時間保持在NAS 5~7 級水平, 比新油更高 2~3 級。
● 高比率 : filtroil濾油器的過濾比率 (即 β值) 平均高達β3 ≧ 1,000。
β3 = 過濾前≧3um的粒子數 / 過濾后≧3um的粒子數
當β3值 ≧ 1,000時, 其對3um 以上粒徑的雜質顆粒捕捉效率將到99.9%
TAG: